內外交困 大小櫥柜企業心態為何難調?
曾經,櫥柜行業在過去的十幾年里可以用“飛速發展”來形容,但之前旺盛的需求導致櫥柜企業形成了“知進而不知退”的簡單式發展思維已經過時。“有進有退,有守有攻”成為當前櫥柜企業發展的新思維。有些企業至今還沒明白過來為何市場變化如此之快。用業內人士的話說:“內外交困的生存環境,讓櫥柜企業已經失去了國內外龐大的消費市場,一場為了生存而展開的無硝戰爭已經在櫥柜企業之間上演了。”
過去,總是聽說某某品牌的櫥柜經銷商要開幾千平方米的大型旗艦店了,某某櫥柜企業又取得了飛速的發展,年銷售額增加多少等類似的“政績”。如今,卻有櫥柜企業經受不住旗艦店帶來的高成本投入,決定縮小規模,減少支出。如此“緊縮”的經營策略也是目前企業生存的無奈之舉。
同時,從各大櫥柜企業的團購活動中,也可略見目前櫥柜企業的生存困境。據介紹,以前幫櫥柜品牌組織團購活動,只需要兩個星期的召集時間,就能召集到上百甚至幾百戶業主,如今卻不行,即使用一個月的時間來推廣團購活動,召集的人氣還是不旺。
從櫥柜企業目前的生存狀況不難發現,內外交困的大環境,讓行業企業著實難以呼吸。對內,國內市場嚴厲的房產調控政策,讓樓市的成交量跌入低谷,作為下游的家居行業自然“唇亡齒寒”。同時,新增房屋的速度逐漸趨緩,而高房價在帶動房地產市場高燒不退的同時,還在透支著整個社會的消費能力,櫥柜行業怎么可能不受到影響?
放眼國際市場,印度、巴基斯坦、韓國、泰國,歐盟,一波接一波的“反”調查,讓櫥柜行業面對著廣闊的國際市場,只能是“想說愛你不容易”。到底國際“反“調查會對的櫥柜企業造成了哪些影響?業內人士認為,一次又一次的反調查,無疑是在為出口環境早已惡化的櫥柜企業“火上澆油”。
當然,也有人認為,目前這種內外交困的大環境,對櫥柜市場上已經成熟的大品牌而言,并不會帶來多大的沖擊。他們早已經做好了準備并且在積極地尋找出路。